8月19日,以“‘一带一路’:新西安 新经济 新活力”为主题的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召开。本次会议邀请海内外有代表性、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有感情、有影响、有贡献的西商知名人士齐聚古城,进一步凝聚海内外西商力量,对西安市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进一步“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共推大西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天下午,举办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科技人才峰会论坛。论坛汇聚高端智力,徐宗本、吴江、吴光辉、陈志列、卢山冰等5名重量级嘉宾结合案例,解读人才发展规律,分析西安人才发展优势,探讨新形势下西安人才发展方向,给350余名与会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卢山冰教授,以《西安建设“一带一路”人才高地的优势》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卢山冰教授在演讲中,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人才"、"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发展机遇"、"西安"一带一路"人才高地建设的三大优势",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自贸试验区"等正推动西安形成人才政策高地、人才聚集高地、人才效能高地。提出西安行政效能革命带来的红利和公共产品,正在成为西安实现追赶超越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卢山冰教授认为,西安“一带一路”人才高地建设方面有三大优势:出台完整的体系化人才政策和措施,直接形成了人才政策高地;在“一带一路”中,“五大平台”和“六大中心”建设,直接助力人才聚集高地;大西安规划和建设,架构起大西安人才高地蓝图,加速打造人才效能高地。
卢山冰教授在演讲最后讲到,公元907年唐朝结束,长安衰落,至今已1110年。现在"一带一路"建设把西安推到国家战略高度,西安遇到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西安大发展,一定是人才大聚集、人才高地大建设、人才大发展。
会后,卢山冰教授在接受西安日报专访时,就西安如何紧抓时代机遇、汇聚人才效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谈了他的期望。
卢山冰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反响,未来必将加速八大领域的发展,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产业合作、能源资源合作、金融合作、生态合作、海上合作、人文合作。这些领域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聚集,特别是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外语类人才,以及轨道交通、钢铁、电力、产业园运营、检验检疫、口岸管理、金融管理等专业人员,正是“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人才。
世界上80%的产品产自沿海地区,国际贸易90%左右的商品是通过海洋运输。“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型地区怎么发展?西安就是要探索出一条内陆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全新路径,这是西安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功能定位,也是西安的重要使命。”卢山冰教授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与两大经济走廊重叠区的发展机遇中,正是西安聚集人才的最佳时期。实现人才的聚集,必须首先打造科研机构的聚集和产业的聚集。西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前列,文化高教科技资源丰厚,今年更是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推出了体系最为完整的人才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大西安的规划和建设也将构建起宏伟的产业蓝图,加速打造人才效能高地。今年以来西安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措施,完全契合了西安的发展方向与定位。而各类人才不断地聚集,也必将给西安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文化繁荣之路,也是一条人才聚集之路。卢山冰教授期待着西安能够进一步调动盘活人才“存量”,积极吸纳人才“增量”,紧抓“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早日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人才高地。(来源: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