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报告会,邀请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卢山冰教授作《丝绸之路历史与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新地位和新作用》专题报告。
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委托,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钟洪江主持。
报告会上,卢山冰从丝绸之路的历史、“一带一路”建设中西安定位以及紧扣“一带一路”主题确定西安定位、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新地位、西安在“一带一路”中能够发挥的新作用、对西安“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理解读,就西安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人员积极提问,卢山冰一一解答,现场互动活跃。

会议指出,要不断明确“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深刻认识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助于维护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而且将为相关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和利益分配更公平,将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西安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发展定位。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把握发展定位,扭住“一带一路”建设不放松。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打造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加快落实西安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不断引领新常态,实现追赶超越。要始终牢记西安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使命担当。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全国经济版图的支撑作用,努力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卢山冰就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全面展示西安汉唐文化精华,打造市民能够亲近、游客可以感知、人人容易触摸到的历史印记。从西安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典故标识、地铁站文化符号入手,展示历史文化。
二、西安应该高站位、高定位、高担当,全面规划、深度谋划、详细策划西安如何融入“一带一路”的五大方向、六大走廊、八大侧重区域。
三、在“西安年·最中国”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营造“西安,最‘一带一路’”城市氛围。形成“西安:中国的西安,‘一带一路’的西安!”
四、完善西安“一带一路”研究与智库机构,如“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或成立西安“一带一路”研究院),打造“一带一路”信息数据中心、话语中心等,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指数”。
五、用好已有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国际化大都市(规划)、自贸试验区等政策;争取新的政策供给,并对照上海、宁波等城市的方案优化提升。
六、西安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必须要有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产业。要争取500强、争取央企、争取大金融机构、争取龙头企业、争取全产业链进入,助力西安经济追赶超越。
七、对标全球投资环境年度报告,打造中国最优投资环境。在地下城市管廊、海绵城市、产城融合等领域,积极作为。积极争取国家2025制造示范城市;争取“国际技术移民”试点,整合国际化人才。
八、主动扩大开放,主动扩大进口,落实“买全球、卖全球”,积极申请和建设好指定口岸,争取开放第五航权;争取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割仓”,落实“自贸试验区”有关政策。
九、认真总结爱菊粮油、陕鼓集团、大唐西市集团、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内陆港等在“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上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一带一路”西安速度、西安模式成果。
十、争办高端国际论坛。在继续做好西商大会、硬科技大会基础上,争办世界文化遗产会议、国际航空大会、国际航空城市大会、SCO会议、BRICS五国会议、世界科学家大会等,抓住千载难逢机遇,发展大西安。
有关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