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著名经济学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永秀智库理事长。并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党校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等多家高校特聘或兼职教授;陕西省委、省政府特聘决策咨询专家,西安市、榆林市、宝鸡市、灞桥区、莲湖区等多家市(县)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或顾问;供销大集、陕鼓集团、陕西省高速公路集团、中航电测、延长石油、永安保险等多家企业独立董事或顾问。

研究方向:主要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

主要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课题14项。

书籍著作:著有《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研究》、《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国现代市场体系研究》、《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等著作;主编《区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体制创新战略研究》、《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西部特色经济问题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陕西现代市场体系研究》、《区域经济与西部大开发研究》、《西部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市场经济教程》等著作、教材。


期刊论文:围绕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与西部大开发等三个问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改革》、《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文摘》、《经济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摘、转载100余篇(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70余篇,收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改革十年社会科学重要理论观点介绍》等大型工具书11篇(次)。

undefined

白永秀教授与:“一带一路”

相关论文

1.《“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体系》,白永秀; 王泽润,《改革》,2017-02-15

2.《“一带一路”境外企业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白永秀; 宁启,《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15

3.《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可行性研究》,白永秀; 宁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10


4.《“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白永秀; 宁启; 赵而荣,《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7-15

主流媒体发表文章

1.让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重要作用(陕西传媒网,采访)

2.白永秀教授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风险和机遇(陕西一带一路网,采访)

主持“一带一路”相关项目

《全球经济新格局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研究》,2015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


白永秀教授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风险和机遇

(采访原文)

undefined

主持人:白院长,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到深耕细作已有近四年的时间,请问白院长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

白永秀:“一带一路”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代名词,它既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有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但又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我就不同意咱们现在的争说,西安是起点还是洛阳是起点还是哪里是起点。其实在新时代,中国是一个大的起点,大的支点。对于陕西来讲,对于西部来讲,我觉得“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转型升级版,要沿着西部大开发的思路继续发展西部经济。

主持人:您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我们应如何防范呢?

白永秀:“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风险,风险呢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这四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政治风险。政治风险包括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那些小国家的政权更迭。这个,新上任的总统不一定承认上一任总统和咱们签的协议。这个政治风险包括,还有恐暴啊,包括安全问题等。第二个就是经济风险。经济风险包括这个产品的供求关系,包括价格,特别是包括外汇等等的,经济风险还是比较大的。第三个风险就是文化习惯。尤其文化融入的问题。第四个就是技术,一个发展水平的问题。咱们把一些企业办在国外,由于水平相对高一些,国外的人才、技术等等都赶不上,它也存在风险。

所以面对这个政治、经济、文化和发展水平等等的风险,我曾经提出的应该是“两险三控”的一个机制。“两险”或者叫“双险”,政治上叫危险,经济上叫风险,就是说危险与风险的一种预控、管控与急控,“三控”的一个机制。就是如何防范风险及危险“两险”,具体手段就是要有预控方案,整个过程有管控方案,出了问题有急控方案。尤其是咱们陕西,西部。我觉得当前要把“一带一路”境外企业的风险防范放在重要的位置。

主持人:“一带一路”倡议对西部地区发展而言有着众多的机遇,您认为包括哪些呢?

白永秀:应该说这个机遇是比较多的,它是全方位的机遇。对中国和西部来说,它的机遇是有差别的,但总体上来说,就是提供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对于西部来讲,尤其对陕西来讲,我觉得机遇呢,第一个就是提升咱们陕西在国际的地位,西部在国际的地位。再一个就是对咱们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第三个呢,就是对咱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咱们发展陕西的这个农副产品、陕西的这个文化旅游、陕西的商务,我觉得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咱们企业来说有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您认为陕西应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呢?

白永秀:陕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陕西的优势。这个陕西的优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历史、文化旅游。第二个优势是陕西的农副产品,特别是陕西的一些特色的农副产品。第三个就是陕西的能源化工。第四个是陕西的科技、装备制造业等等。

就当前来讲,我觉得陕西首先要造成声势,陕西要有一个参与“一带一路”的最基本框架,做好国内的支撑点。国内的支撑点是什么呢,我把国内的支撑点概括为这个“一带两区一中心”。“一带”就是陕西要真正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应该提出并且推动这个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的经济带建设,我称它为“西-兰-乌经济带”或者“西-兰-乌产业带”建设。我在十几年之前提出建设“黄河三角洲”,“大小三角洲”。“小三角洲”就是现在的渭南-三门峡-运城,但是我觉得真正要起作用,必须要建设西安、郑州、太原这个大的黄河三角洲。这叫一个区,经济区。第二个就是这个“成-渝-西-昆-贵”,叫钻石经济区。这叫“两区”。“一个中心”就是以西安为中心,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的这个支撑点,以西安为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西安建设成历史文化旅游商贸中心,以这个中心呢,来带动支撑陕西。陕西要走出去,陕西优势企业要走出去,而且走出去呢,我觉得是要高层次的走出去,关键是走出去,不是迈出去。就在国外搞那种,廊带园区建设,经济走廊、经济带、经济园区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路径,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来源:陕西一带一路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