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李利安教授简介

李利安历史学博士,现任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玄奘研究院院长,中国宗教史专业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辑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读诵活动顾问,金台书院荣誉院长,陕西省宗教工作专家,陕西省统战理论智库专家等。

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研究》《南北朝佛教编年》等多部,主编《论藏名著选编》(已出版25册)《终南山文化丛书》(六册)、《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丛书》(八册),合著《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世界佛教通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汉地的观音信仰研究(14AZJ002)”,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宗教在促进西部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研究”及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和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多种项目。

近年来曾为中纪委、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委统战部以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哲学院、台湾大学文学院等上百家党政机关或教育与文化机构做学术讲座,涉及佛学、国学、哲学以及宗教学等相关领域。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奖两项,中央统战部奖励四项,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宗教问题的最新发展与对策研究》获得2014年中央统战部颁发的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undefined

相关论文分享

丝绸之路的精神资源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摘要:古代的丝绸之路已成为历史,新丝绸之路在文明交往的全球化时代以积极的姿态充当着全新的角色,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中国连接中亚、沟通欧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继承丝绸之路物质遗产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挖掘和弘扬丝绸之路给人类留下的精神资源,以便为新丝绸之路以及当代全球范围内的文明交往提供历史的借鉴。

信息来源:李利安.丝绸之路的精神资源[J].中国宗教,2014(07):38-39.

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足迹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李利安

3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今年622日批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空间跨度约5000公里,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64公顷,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哈萨克斯坦有8处,吉尔吉斯斯坦有3处。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信息来源:李利安. 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足迹[N]. 光明日报,2014-08-06(015).

undefined

相关会议分享

2018.01.01—至今

2018817-19日,由归元玄奘文化促进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佛学论坛共同主办的首届玄奘与丝路文化国际研讨会,李利安教授做了《丝绸之路视野下的玄奘精神与长安气象》的主题发言,站在丝绸之路视野下对玄奘及其精神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玄奘具有虚心学习,不断探索,理论创新的精神;他将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融会贯通,是全面探索者、理论者开拓者;同时,玄奘是一位理性的人,是一个渐进性的、实践性的信仰者。此次研讨会是以传承玄奘精神,弘扬丝路文化为主题,以推动玄奘文化学术研究和交流为目的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2018629-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与艺术研究室和辽宁阜新海棠山普安寺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李利安教授提交论文《十一面观音信仰考》,并担任大会主题报告的主持人。李教授对普安寺二百多佛教造像在丝路文化交流与人文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许与期待。

2017.01.01—2017.12.31

2017129日,由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工商业联合会、陕西省新丝路企业发展促进会、新华网、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际在线等单位联合发起,陕西省新丝路企业发展促进会、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主办,由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总冠名的世界新丝路 时代新征程长安与罗马的对话在陕西西安隆重举办。在著名文化学者、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肖云儒的主持下,李利安教授与意大利国会议员、罗马特使阿尔多比亚乔(Aldo Di Biagio)、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特使穆罕默德阿瑟格(Muhammad asghar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驻会副会长龚建忠、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中心主任刘卫东、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史育龙等围绕一带一路进行对话与交流。

20171111日,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文明交往与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开幕。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马晓霖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研究员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将用两天时间,围绕文明交往与文明史、中东与一带一路倡议、当代中东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李利安教授以《文明交往史观下的丝绸之路》为题作主旨发言。

2017113日,由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海洋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主办,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等多家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海洋文化论坛在舟山隆重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海洋文化专家学者再次汇聚海洋文化名城舟山,以海上丝绸之路与观音文化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充满思想碰撞的学术交流,为大家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利安教授以《海上丝绸之路与观音文化》为题在开幕式后作主旨发言。

20171030日,由广西佛教协会主办、梧州学院和梧州佛教协会承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广西梧州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梧州国龙大酒店隆重举办。国家宗教事务局和自治区民宗委领导、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梧州市有关领导及梧州学院领导等300余人出席。李利安教授以《牟子的文化定位》为题作主题发言。

20179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文明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6•宗教学)” 831日至9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文明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李利安教授在大会上做了题为《人类文明的多元一体结构及宗教在其中的不可或缺性作用》的发言。

201785日至6日,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宗教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宗教事务局、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呼和浩特联合举办2017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暨草原丝路与宗教交流学术会议,百余名专家学者、宗教事务工作者和宗教界人士围绕草原丝路与宗教传播”“草原丝路与文明对话”“‘一带一路与人类共同命运中的宗教”“草原丝路与蒙古宗教等主题进行研讨。李利安教授以《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交往》为题作大会发言。

2015.01.01—2015.12.31

20151128—29日,出席由陕西省宗教事务局、西北大学、陕西省佛教协会、陕西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承办的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除了提交论文《玄奘与中印古代文明交往刍议》外,还在主题论坛和闭幕式上担任主持。

20151024日,在无锡出席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三个新媒体论坛之一的东来西去——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中与郝春文、王邦维一起做主讲嘉宾,围绕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交往进行了三个小时的对话。

2015828—29日,在泾川出席由平凉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泾川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5首届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做题为《泾川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发言,并在大会闭幕式上做学术总结。

2015523日,在西安出席由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北大学和陕西省教育厅承办、中国民主建国会陕西省委员会协办的文明对话.长安论坛——丝绸之路:在多元重构中复兴,做题为《中印古代文明交往中的中国精神》的发言。

2015513日,在北京出席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文明互鉴——弘扬玄奘精神座谈会,做《以玄奘为中心,挖掘中印文明交往的基本精神》的发言。

2015512日,在西安主持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的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学术座谈会,与中印学者一起就古代两国之间的文明交往进行讨论,除了做《中印古代文化交往没有武力征服》的发言外,还接受了印度相关媒体的参访。

2014.01.01—2014.12.31

20141119日,出席由陕西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办、兴教寺承办的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担任大会主持,并就申遗成功后兴教寺佛教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01473-4日出席由吉尔吉斯共和国教育科学部及外交部、经济部、文化信息旅游部、比什凯克卡拉萨耶夫人文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科学与实践研讨会,在大会上发表论文《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与精神资源》。

201466-8日在西安出席由中国宗教学会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宗教与丝绸之路高层论坛暨2014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提交论文《丝绸之路与人类文明交往》。

2014227日在西安参加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西北大学、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承办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四丝项目研讨会,并作为对话嘉宾在大会上发言,主题是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地位与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启示。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