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6日,巜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刊发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教授的《西北大学智库专家服务一带一路》一文。  

undefined

文章指出,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4110日,西北大学在原西北历史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丝绸之路研究院设立了丝绸之路经济研究中心、丝绸之路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心、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分别聘请白永秀教授、王建新教授和岳钰教授成为首席经济学家、首席考古学家、首席艺术家。根据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西北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以开放的视野,汇集国内外智库专家资源、构建起丝绸之路研究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和多元合作平台。  

undefined

图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成立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梳理了西北大学智库服务一带一路1.开展开放性高校智库建设。西北大学以国际研讨会为平台,开展智库交流。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与东亚、中亚、中东、南亚、欧洲等国家智库学者建立了密切联系,邀请数十位外国学者访问研究院,共同举办国际论坛和研讨会十余次。  

undefined

图为尼泊尔前总理内帕尔阁下和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教授共同为西北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揭牌

201411月,外交部国际经济司与西北大学合作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开启了研究院合作举办国际论坛和研讨会模式。此次国际研讨会邀请中亚国家高校中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16位专家学者,与中国学者一起就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展开学术研讨。此次国际研讨会是国内高校与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共同举办的较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之一。  

undefined

图为2014年11月,外交部国际经济司与西北大学合作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

20165月,在原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了丝绸之路长安文化论坛",论坛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作主题演讲,国内30余位文化学者就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展开学术研讨。同年7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了西北大学和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合作主办的中韩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中韩学者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韩经贸往来、产业投资和人文合作等领域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增进了彼此之间在一带一路上的了解。  

undefined

图为哈萨克斯坦媒体详细报道“一带一路”中哈作家交流活动

20176月,西北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成立,西北大学与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一带一路光明之路对接国际研讨会",中哈两国专家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的国际贸易运输大通道、中哈产能合作等专题展开深入讨论,两国主流媒体对此次国际研讨会专家观点进行了报道。20179月,在原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西北大学和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合作举行了“‘一带一路中哈作家交流活动",共举办了开幕式、主题演讲、专家研讨会、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中哈作家市民讲座、哈作家与西北大学中亚留学生座谈会、中哈作家媒体交流会、中哈作家企业参观交流等活动,包括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总局局长阿里别克在内的哈萨克斯坦12位作家和吴克敬、高建群、红柯等20位中国作家参与了交流活动。中哈作家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两国作家建立起沟通渠道,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哈萨克斯坦《真理报》等3家主流媒体报道了中哈作家交流动,活动在哈萨克斯坦作家当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活动结束后,中哈作家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  

undefined

图为郭立宏校长在中哈作家交流研讨会上致辞

20184月,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总局举办图书节,邀请3位中国作家和2位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青年历史学者参加了图书节。目前,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正在积极推动将当代中国作家作品翻译成哈萨克文,将哈萨克斯坦作家作品翻译为汉语。  

undefined

图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对接研讨会合影留念

2. 积极加强国际间智库合作。西北大学致力于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增进智库专家之间的了解,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精神,西北大学在于沿线国家智库团深入交流中,聘请了百余位兼职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员,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与智库交流。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先后接待了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度、尼泊尔、匈牙利等国智库专家来访。通过交流,研究院专家了解了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期望。研究院专家向国外智库专家详细阐释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解答他们的疑虑,在增进彼此了解中传播了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为充分利用来访研究院的专家资源,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聘请来访专家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并保持密切联系。这些专家学者回国后,积极推动当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之中。同时,客观上带来了进一步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特别要提及的是,为推动中心建设,西北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聘请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为哈方中心主任,以强化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  

undefined

图为西北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与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签订《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对接研究报告》与《信息共享协议》合作协议书

开展国际合作专题研究,以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中哈智库合作。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国内研究中国问题的第一智库——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在20179月就“‘一带一路光明之路对接研究课题签署《信息共享协议》,经过一年来的合作,已取得重要成果。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开展密切合作,哈萨克斯坦专家负责对一带一路光明之路对接客观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研究,中国专家就研究报告提出完善和优化建议,形成最终研究报告。2018611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国一中亚一西亚国际经济走廊之一带一路光明之路对接国际研讨会",中哈专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分析立场、概括观点、得出结论和对一带一路在哈发展展望等方面形成的研究成果,都给国内专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undefined

图为尼泊尔前总理内帕尔阁下和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教授等见证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教授与尼泊尔拉吉姆教授签中心主任工作协议书

3. 以智库服务地方一带一路建设。西北大学服务于地方一带一路建设,为当地政府和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在高端论坛和研讨会上发出高校智库声音。研究成果针对性强,直接服务当地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成果针对性强,直接服务当地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末和2015年初,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牵头完成的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60个建议",在西安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专访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的文章,详细阐发了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智库建设的必要性、途径和具体策略。20169月,研究院专家接受《今日中国》(土耳其语版-记者专访,阐述陕西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专访文章《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作为》在当期《今日中国》(土耳其语版)上占有8个版面的篇幅,很好地宣传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陕西的行动和成效。  

undefined

图为卢山冰教授在央视网的《“一带一路”改善沿线国民生推动与民相亲》

主编和参编面向不同读者群体的一带一路读本。2014年,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与西安市社科院合编《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市民读本》;2016年,研究院与西安市教育局合编《西安中学生丝绸之路经济带读本》;2017年,研究院专家作为副主编参编了《一带一路小学生读物》《一带一路中学生读物》《一带一路大学生读本》,目前这些图书已陆续出版。研究院与西安市教育局团委合作,连续三年举办“‘一带一路专家进校园活动",研究院专家为西安市45所高中普及一带一路知识,社会反响良好。  

undefined

2017年10月,郭立宏校长及卢山冰教授作为主编的《西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成果汇编》出版发行

为各种类型培训班、研修班作一带一路"讲座。西北大学研究院专家应邀为23个省市自治区的干部培训班讲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产业升级》《一带一路建设与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倡议与地方经济发展》等专题讲座。同时,研究院专家应邀为中国台湾基层管理干部、青年学生交流团作《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发展新机遇》专题讲座。五年来,研究院专家共计为各类培训班、研修班作专题讲座120余场。  

undefined

2017年8月19日,卢山冰教授应邀在“西商大会科技人才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人才新高地的优势》

一带一路高端智库合作、智库论坛和主流媒体上发出高校声音"。为落实中俄两国元首会晤达成的战略合作精神,201612月,中俄两国高端智库专家完成一带一路相关成果集,西北大学专家合作完成的《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研究——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合作研究》成果被收录其中,标志着高校智库专家的研究成果已经走向世界,在国际智库研究与交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2017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西北大学专家撰写的《一带一路促海外丝路研究成显学》一文在《参考消息》刊发。西北大学专家20168月在央视网上发表的《一带一路改善沿线国计民生推动与民相亲》文章,在央视网一带一路穿越千年的筑梦之路”“媒体观察栏目中一直位居栏目文章第二位。此外,西北大学专家应邀参加20176月在福州召开的金砖五国政党、智库、社会机构论坛",同年12月参加在天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港口城市大会20184月,在西安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人民论坛"上,西北大学专家应邀主持专家研讨分论坛。20189月召开的一带一路智库联盟论坛(敦煌)、中法文化交流论坛"“丝绸之路智库共同体论坛,都有西北大学特别是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参会发言或主持会议的身影。  

undefined

图为卢山冰教授在《参考消息》整版发表《”一带一路“促海外丝路研究成显学》

4.西北大学智库影响力日益显著。西北大学以科研为路径强化智库研究能力,产出智库成果,形成具有西北大学特色的高校智库影响力。  

西北大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一系列研究,同时,积极推动中国高校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在近5年时间里,主持完成了30项以一带一路为题的研究课题。针对与中亚国家合作,完成了中亚矿产资源”“中亚棉花资源”“中亚粮食资源”“中吉航空物流产业园”“哈萨克斯坦政党发展趋势”“哈萨克斯坦第三次现代化和中哈产能合作问题"等研究成果。围绕西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智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地位和新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研究。20184月形成的关于西安开放第五航权”“加强指定口岸申请和建设”“积极争取申办和举办更多国际论坛三个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20189月,在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学术研究中心发布的《陕西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5年成果评价》中,西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论坛举办数量、重大科研项目及重大成果数量、在核心期刊以上刊发论文数量、研究平台数量和国际影响力,均居陕西省内高校第一。5年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合计出版一带一路研究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网评文章20余篇。  

undefined

图为西北大学学者在核心期刊上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领先

undefined

图为陕西高效举办“一带一路”会议、论坛数量

多个省级平台直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179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被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为“‘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与合作软科学基地;同年12月,研究院成立的“‘一带一路与哈萨克斯坦国际研究中心"获得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加之西北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在20176月获批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备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成为拥有三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平台的实体研究机构,在高校一带一路研究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以智库机构推动与沿线国家合作方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正在积极推动陕西研究设计机构和企业与国际山地组织启动的孟加拉、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落后砖窑改造项目并积极推进陕西科技企业和哈萨克斯坦开展科技交流和国际合作。  

undefined

2017年12月,获批“陕西省‘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与合作软科学基地”

undefinedundefined

2017年12月,“一带一路”与哈萨克斯坦国际研究中心获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西北大学的高校智库影响力日渐成形。西北大学丰富的历史人文优势和综合大学特色,直接推动了一带一路智库专家群的形成。西北大学拥有众多一带一路"智库专家,而且各具专长,诸如王建新教授的一带一路国际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黄民兴教授的一带一路与中亚文明,李利安教授的丝绸之路"上的玄奘与佛教,白永秀教授的一带一路"经济学,任保平教授的一带一路与高质量经济增长,马莉莉教授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卢山冰教授的一带一路"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与经贸合作,蒋真教授的一带一路与伊核问题,王新钢教授的一带一路与叙利亚发展,温睿教授的丝绸之路上的文物鉴定,胡宗峰教授的一带一路"上的跨文化传播,李玮博士的一带一路"与以色列问题研究等,都在智库研究中形成了重要研究成果。许多研究成果得到中央相关领导的肯定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智库成果在国外期刊上刊发,增强了西北大学的高校智库影响力。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关于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开展合作的文章,在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等国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传播了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发出了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声音,贡献了智库智慧。此外,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自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发布《中国高校一带一路专项智库影响力报告》。20176月,西北大学牵头并联合20余所高校成立了陕西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在201710月《一带一路"大数据白皮书》对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排名中,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位居第四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智库机构位列前三位-;20181月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高校智库排名中,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位居全国高校1000家智库中第38位、西北地区第1位。

undefined

图为由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编著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中,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在该报告的“一带一路”中国高校智库影响力排名中排名第四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