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区域合作、学术服务社会,225日,应富平县文物部门的邀请,我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海波教授率团队赴富平进行交流和考察。

此行考察的第一站是省级文保单位铁佛寺进行调研。该寺位于富平县庄里镇觅子服务中心南张村,该寺最大的特色保存有一尊完好的金代铁佛,高5.32米,据说是目前全国第二大铁质立佛。佛像底座左侧及袈裟前襟皱褶处铸有铭文,可知铸造时间是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该佛对研究我国金代佛教历史、冶铸雕塑技术及社会风俗习惯具有重要价值。在富平县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陪同下,团队系统考察了铁佛铸造工艺、铭文内容及寺基遗址,解读了《重修碑记》残碑与相关石刻文献。李海波教授指出,这尊我国现存完整的金代铁佛,不仅承载着佛教艺术传播史的重要信息,更为研究金代金属铸造技术、社会信仰形态提供了关键物证,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团队考察的第二站是富平老城。富平老城是陕西保存完整的堑城,“堑城”就是建在四壁如刀劈般突兀在台地上的城池,以峭壁为“墙”,化为天然城防,起到了以险代防的作用。自明代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期,老城作为富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遗留下了相当数量的历史人文遗存。团队参观了老城内现存的古建筑,包括文庙、武庙、望湖楼、藏书楼等,对现存古建筑的历史发展及保护现状进行了充分了解。团队对出土于富平的自南北朝至近现代的大量石雕、碑刻、棺椁等文物进行相关了解和分析。团队对富平现保存的文物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表示惊叹,对当前的保护力度和研究给与合理化建议。这是一次学术机构和实体单位合作的一次考察,将学术中心的研究力量应用于社会需求,更好地实现学术研究的现实价值。

通过本次考察,团队成员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对富平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有了深入了解,为古代历史、宗教、民族等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思路,为我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与富平县的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