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由西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的“导师讲坛第189讲”在丝绸之路研究院举行,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席会东作了题为“黄河文化与中华复兴”的专题讲座。研究院教师代表、在读研究生、留学生等师生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席会东老师提出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向心结构的原点、“重瓣花朵”的花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主干,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审美取向,是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石。他用“一人二圣,三黄四化,五园六脉”来诉说黄河,并进一步阐述总结了黄河文明的特质,即“择中而居,中正平和”。

他认为,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非旧大陆以中国丝绸为代表性商品和交换媒介的商贸往来和文明交往之路,可以用“三段、四道、五人、七路”来概括。丝绸之路既是东西使节来往的官道、商人经商的商道、也是僧人取经求法弘法的僧(法)道,促进了欧亚非旧大陆的物种传播、商品交换、技术交流、族群融合和精神相通,推动了华夏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草原游牧文明的汇通和交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人类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他提出,黄河与丝绸之路是休戚与共、内外联动的命运共同体,黄河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内求路径,一带一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外求路径。随着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黄河和丝绸之路内外联动、相辅相成,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讲座相关内容展开了积极讨论。本次讲座不仅使大家对黄河历史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进一步拓宽了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术交流。

席会东老师作讲座

3B046C

讲座会场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