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如何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专访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动不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而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举措和路径。‘共商共建共享’既是其建设原则,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治理模式。中国愿意同共建国家把一些项目先做起来,在共建过程中不断完善规则,在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卢山冰说。

卢山冰以中欧班列为例,分析了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伙伴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把亚欧大陆陆地丝绸之路的功能重新发挥出来,形成巨大的辐射效应,贯通亚欧,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10月10日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

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拉美,给共建国家带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机遇,促进了共建国家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巨大活力。

对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卢山冰从思想理论、实践行动和地区区域价值提升3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除了经济合作成果,应“将思想理论成果放在首位”。在思想层面,形成了系统化的共建“一带一路”思想理论和行动指南,倡议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的文件,为国际合作指明方向、擘画蓝图。从实践行动看,在这一思想引领下,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五通”建设成效显著。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多元化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模式与机制。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都是该倡议下的生动实践。从地区区域价值提升角度看,“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贸往来的国际开放格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许多国家从“内锁国”转变为“联通国”,由“闭塞之地”变成交通运输枢纽,由世界经济的“边缘国”成为“活跃体”。

谈及本次论坛提出的“八项行动”,卢山冰表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是对“设施联通”提出的新要求,是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六路”(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内容的新丰富,是为陆海空联运及开展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指明的新方向。

“本次论坛达成的各项共识、成果清单等,对中国和共建国家的企业来说都是机遇。中国提出的‘八项行动’更是谋求共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卢山冰表示。

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一些挑战。卢山冰分析指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资企业更高水平开展共建的具体路径还需要探索。

为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卢山冰认为,首先应从数字经济领域入手。数字技术关系到产业创新,数字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深化数字经济合作,符合中国致力于弥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数字差距的意愿。此外,应重视金融经济和绿色经济,在项目投融资方面开展研究,创造发展新机遇。

站在新起点,展望未来,卢山冰建议从思想领域着手,认真总结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的成果,做好成功经验的传播和推广;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理论和文化基础;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推出一批让当地民众直接受益的民生工程和项目;做好项目评估和风险防控,保护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合法利益;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此外,要提高行动力。做好“存量”,巩固现有合作成果;做多“增量”,将新的增长领域做大;做优“重点”,在重点空间和重点领域深耕细作、做优成效;做大“体量”,争取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