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由西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的“导师讲坛第190讲: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念的嬗变”在历史学院举办。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专题讲座。
李海波以问题导入,并介绍了中国的生命关怀现状。生命关怀包括临终关怀在中国社会中似乎一直都是家庭和子女的责任。但由于人口的不断膨胀和集中,家庭模式核心化、人口高度老龄化等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在未来,生命关怀需要更多国家和社会力量的介入。
她对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念进行了梳理: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古人就有了“死而不亡”的观念。氏族公社时期,“死而不亡”的观念发展为“祖先崇拜”,这一基本观念在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保留,并在后世得到发展,将祭祀对象发展为祭祀本家祖先。殷商时期,人就被视为“阴阳”结合体,人之阳为“魂”,人之阴为“魄”。古人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对鬼神的认识在奴隶社会已经非常清晰,祭祀鬼神发展成为礼仪。
李海波认为,从整体上看中国生死智慧和生命关怀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生死视阈不断扩大的过程。它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社会,人们对死亡有了意识;奴隶制社会末期,生死对立的观念开始产生;旧石器时代人们通过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先后形成了“死而不忘”和“祖先崇拜”的观念;西周之后中国的死亡观念开始多元发展,并带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讲座相关内容积极展开交流。本次讲座不仅让大家对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引发了大家对于生命关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李海波老师作讲座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