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历史学院承办的“导师讲坛”第四讲在太白校区7111教室举办,历史学院李利安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丝绸之路与人类文明交往”的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历史学院负责人及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李利安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他首先阐述了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将人类文明交往史划分成了前丝绸之路时期、丝绸之路时期、后丝绸之路时期及信息化时期等四大阶段。与这些阶段相对应的,分别为区内之路、丝绸之路、西洋之路和互联之路等四种不同的文明交往载体。其中,丝绸之路是古代人类最具框架性、凝聚性、感召性和认同性的交往大通道。在随后的两个部分,李利安教授分别对丝绸之路文明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六位一体的内涵以及多极支撑的交往框架、多元并尊的交往姿态、本土为基的交往意识、时空渐进的交往轨迹、平等互补的交往原则、和平友好的交往秩序等特性进行了系统归纳。在讲座的第四个部分,李利安教授还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一条经济带,同时还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交往带,别具一格的地质矿产和生态环境分布带,更是一个众多重要民族相互杂处、多种重要宗教彼此交织、古今不同文明形态变换多端、文明交往内涵丰富的文化带。其中,历史文化是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重要基石,应该引起学术界及国家的足够重视。
历史学院王新刚教授在总结点评中指出,李利安教授对于文明交往的理解是全球性的,具有宽广的视野,将学术研究与现实需求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本场报告使广大师生对丝绸之路与文明交往的内容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了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