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的“首届西安居士佛教论坛”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陕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终南山佛教协会、凤凰艺术研究院、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数十位专家、学者和中国佛学院的法师以及西安近20家佛教居士群体的代表就“佛教研修关系”(学术研究与修行实践的关系)和“佛教僧俗关系”(僧尼与居士关系以及寺院与居家的关系)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共130多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丝绸之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论坛选定的两大主题历久弥新,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是解开当下佛教界诸多问题的钥匙。而目前的佛教研究对现实层面的问题关注不够,研究当代问题需要费时费力、耗资耗材地进行调研,希望通过论坛的举行进一步推动民众当代信仰状况的研究。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信众群体就新形势下的僧俗关系定位达成一致,认为僧众作为佛教存世的文化符号不可替代,僧人住持寺院,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是佛教的主持者,是具有神圣意义的宗教角色。居士皈依三宝,在僧人的指导下修学佛法,并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维护佛教,护持寺院,这既是佛教的传统,也是今天佛教存在形态的主体和佛教的基本原则。但僧俗关系中出现的松散无力以及这种信众结构面对基督新教的信众结构与运行模式时所呈现的沉闷呆板,说明佛教僧俗关系正面临着时代变迁与其他宗教文化的双重挑战,值得各界密切关注。从研修关系来看,自古以来的高僧都一直没有放弃佛教的研究,今天的很多佛教团体,在肯定和鼓励研究、组织和推动研究、支持和传播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体现了研修并举的精神。随着客观中立、尊重理解的学风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那种认为研究远离实修甚至有碍修行的观点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研究了解过往的修行,以研究理解经典的义理,以研究实现佛教与主流话语体系的接轨,以研究扩展更加广阔的社会生存空间,尤其是高层社会领域的生存空间,将使当今佛教的研修关系达到历史上最和谐有力的阶段。
丝绸之路研究院教授李海波主持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她引经据典从原始文献出发指出,不论是原始佛教还是大乘佛教经典,对在家人和出家人的角色定位和分工都明确界定,僧众作为佛教存在的社会象征和文化符号不可被替代。僧俗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表现有所不同。自从佛典的集结形成,在经典传播和翻译的过程中,居士开始参与佛教理论探讨,白衣说法的现象逐渐出现,尤其是近代,居士团体促进了佛教的复兴,但最终佛教存在和发展的落脚点还是当以僧团作为主持佛法的主体。在今天讨论这一议题是旧瓶装新酒,僧俗关系在现代转型中的中国尤其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维持僧俗关系之间张力的平衡,如何整合僧人与居士、居士与寺院的力量是一个值得深入调研和思考的问题。
发挥宗教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必须要重视民众真实的精神世界。 “西安居士佛教论坛”旨在陕西搭建一个佛教研究和佛教信仰彼此交流的平台,以便了解佛教信仰群体需求,倾听居士团体的心声,考察居士佛教的现状与走势,进而推动陕西佛教的学术研究,带动西安地区广大居士群体的良性互动和陕西佛教的健康发展。(文/ 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