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我校研究生院与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的导师讲坛第四十讲在北校区六号楼一号报告厅成功举行。我校丝绸之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席会东副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丝绸之路与东西方地图交流”的学术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军老师、王全伟老师出席报告会,我校丝绸之路研究院、历史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东研究所等单位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听取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丝绸之路研究院吕卓民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主讲人席会东副教授在报告中用大量珍贵的中国、欧洲和伊斯兰古代地图资料,图文并茂地讲述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地图交流中的作用,揭示了欧亚大陆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和欧洲文明交往中地图和地理知识交流的路径、结构和影响。
席会东认为,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往之路,地图和地理知识是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和欧洲文明交往的重要领域。在东西方地理知识交流的地缘结构中,伊斯兰世界在元明时期是中欧地图交流的媒介。在东亚内部的知识网络中,中国是东亚地理知识圈的中心和东西方地图交流的枢纽,朝鲜半岛则是中日地图交流的中转站。16世纪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地图交流的主要途径,而16世纪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则成为东西方地图交流的主要路径。丝路成为东西方地图交流的载体和见证。
唐宋时期的中外地图交流主要是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之间展开的,“华夷图”是唐宋时期天下图的主要类型,其涵盖范围限于亚洲,在中日海路上展开的地图交流较为频繁。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地图和伊斯兰地图交流较为频繁,主要是伊斯兰地图吸收欧洲经典地理知识和中世纪基督教学者的T-O世界图式,结合伊斯兰学者的游历,绘制以伊德里西《圆形世界地图》为代表的旧大陆地图,并将其传入中世纪的欧洲。
13、14世纪以来,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建立,推动了东西方地理知识的深度交流,一方面大量波斯阿拉伯学者来华推动了中国和伊斯兰地图的直接交流,催生了元明时期囊括欧亚非三大洲的天下图——“混一图”,并将新的欧洲和非洲地理知识和地图传播到韩日。在地图交流路径上,中日直接交流减少,日本往往通过劫掠朝鲜半岛获取最新地图和地理知识。另一方面,马可·波罗等来华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也通过海陆丝路将东方地理知识带回欧洲,催生了《加泰兰地图集》等大型世界地图的编绘。
15至17世纪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时代,一方面,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东南沿海民间展开海外贸易和移民,吸收伊斯兰地图知识绘制了《郑和航海图》和《大明疆理分野东西洋图》;另一方面,明朝晚期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编绘欧洲双半球图式的《坤舆万国全图》,将欧洲近代的“地圆说”、地理大发现的成果、五大洲、四大洋、气候带等地理观念、知识以及实地测量和投影测绘的制图方法传入中国,进而传到韩日,在东亚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卫匡国等人将《广舆图》等中国图籍传入欧洲,编绘《中国新图志》等拉丁文中国地理图集,极大改变了欧洲人的中国地理观,促进了欧洲人对中国地理知识和地理图籍体例的了解。
18世纪,欧洲来华耶稣会士参与康熙主持的疆域大测绘,将近代三角测量法和投影技术传入中国,在实测基础上绘制《皇舆全览图》,并将其传回欧洲推动唐维尔《中国图集》编绘,刺激了欧洲国家的疆域测绘。东亚儒家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和基督教文化圈通过丝绸之路展开地图交流,推动了欧亚大陆和新大陆地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进而加速了世界近代化和一体化进程。
主要内容讲述完毕后,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生王梦同学代表全体参会师生,向席老师致谢并赠送“西北大学导师讲坛主讲人”纪念牌。席会东副教授还与在场师生就东西方地图的异同、中国古代地图的特色及其对当代地图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精彩互动,他丰富的学识及新颖的观点博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报告做到了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使听众对于古代丝绸之路在中西文明交往中的地位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并增进了对于古代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了解,取得了圆满成功。(文/丝绸之路研究院)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