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晚,中国社会学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李向平做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丝路讲坛”,作题为《身份的焦虑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教授主持,来自我院师生以及校内外诸多学友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李向平教授抛出了“中国人活着究竟要干什么?”的问题,以社会学方法为视角,以问题意识为主导,通过举例分析张爱玲的文章《雨伞下》,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中国人的心态问题,并把这一问题置于历史文化和心态秩序的背景下展开讨论。
首先,李向平教授交代了当前“心态问题——身份焦虑与理想人格”产生的大背景。
李教授举了两个典型的例子说明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人对身份问题的讨论,一是围绕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的以国家为主导层面的讨论;二是对1980年《中国青年》发表的《人生道路怎么越走越窄》而形成的个人层面的讨论。以这两篇文章涉及的话题为主线,他谈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人虽然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新的问题又凸显出来,诸如城乡差距、个人发展问题等诸多问题的出现,怎么走好人生道路涉及到“个人的身份认同如何构成?”、“身份是否稳定?”、“身份是神圣的还是可以改变的?”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李向平教授探讨了“身份”概念及“理想人格”的内涵。
李教授归纳了“理想人格”所要处理的五种关系,即天人关系、身心关系、公私关系、家国关系、神圣关系。就其中神圣信仰关系展开详细讨论,李向平教授对中国宗教信仰和亚伯拉罕系宗教信仰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中国人处理宗教达成的理想特点与亚伯拉罕的信仰有所区别:亚伯拉罕系宗教是律法式信仰;中国的宗教是对人格身份的自我神化,力求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的。亚伯拉罕系宗教的信仰方式是信仰者和组织共同体之间以崇拜仪式建构神圣;中国宗教在于对鬼神的祭祀,并在祭祀过程中处理好与鬼神的关系,通过神灵关系,以祭拜、祭祀、拜神、拜祖、拜佛等为手段,打通神圣世界和现实人际世界的关系。中国人对“身份”神圣化的背后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第三,李向平教授从文明的源头上探讨了中国人身份焦虑的原因。
在他看来,“道德人是中国人身份焦虑的根源。”所谓“道德人”,是儒家文化塑造人的典型性格,道德人是焦虑的根源;而西方人基于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下的“既定的社会体面原则”,认为“贫穷形成焦虑”。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上探析“道德人”的根源,天命与道德相关,祖宗与道德相关。“家天下”和“天下大同”的背景下凸显着人的不同,中国的朝代更迭伴随着家族的更迭。中国的道德境遇伴随着“风水轮流转”的过程,五德始终,每代皇朝都在使用不同道德背景,刷新圣神身份的认同。但这个更新过程中,道德内核没有变,“天命”、“祖宗”实质上仍然包含着自然崇拜和祖先朝崇拜的体现。
第四,李向平教授从公私关系角度,探讨了当前社会背景下的身份焦虑问题。
他说,谈到个人就会涉及到个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个体主义具有私人性,各方面具有独立自在的空间,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私”不具有正当性,私是公的对立。李向平教授从历史文化的源头进行了追溯,并透过中国商人的形象,察看中国人信仰的“私人”性,进而说明“公”和“私”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他进一步强调了中国理想人格变迁中,“公”和“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中国人个体的思想人格、身份和职业在并非纯粹西方意义上的“个人”,而是另一种类型或者类别,在中国信仰结构中,“私”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也是一种关系的展现。
此外,李向平教授还探讨了公私的双向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他认为,中国人的差序格局、血缘关系、群体关系、社会秩序等,好像强调的是“公”,但实际上个人往往从私己利益出发,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在公德中体现人格张力,但人格中隐藏某种分裂要素。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中隐藏的是等级制,中国伦理是特殊主义加等级主义,天命和道德关系就因人而异,要么没有规则,要么是规则制定不等同与遵守规则。
在讲座结尾时,李向平教授就社会学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奇怪现象,即各行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理解现象,并以孟子的“恒产恒心”、王阳明的“圣神之心”、慧能的“无用之心”为例,提倡缓解身份焦虑,寻求理想人格的快乐。
李海波教授就本次讲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她对李向平教授运用社会学方法,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学术问题表示高度赞赏和肯定。就本次讲座内容“身份焦虑”的问题,认为李向平教授是博通中西、纵观古今的视角值得大家学习,李向平教授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讨论中国人心态问题,从身份认同延伸到公私关系,延续至现实中关注的社会焦虑问题,乃至上升到人类终极性话题——神圣层面,这样的学术报告不仅对学术研究深入拓展,而且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都有极具重要意义。
李利安教授受邀对本场报告作以回应,高度赞扬了李向平教授的思考,从结合身边问题谈起,从人生现实角度对“焦虑问题”进行思考,延展至人类的命运走向,反思当代社会的焦虑问题,从文化学和思想根基层面对向平教授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读,一气呵成,深刻而精彩。
报告结束后,现场的师生同李向平教授进行了互动。我院王静副教授提出了“身份焦虑回归中国文化探源”的问题。对此,李向平教授从中国历史上的身份职业差异校对予以回应。此外,我校学生就“不同阶层对身份焦虑的看法是不一样”的问题”,李向平教授从“儒释道三教关系角度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层面”予以回答,现场交流氛围浓厚和活跃,对提问者的相关问题,李向平教授一一耐心解答。
最后,讲座在师生们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