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愈发显现,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国情、社情、民情等面临的变化与挑战,剖析当前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智库的改革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国高校智库中,研究人员的组成呈现以学术精英为主的特点,缺乏对实践人才的吸纳。如果没有深入基层调研,没有走好群众路线,很难从具体政策实践或执行方面拿出很好的政策建议,关起门来“出点子”容易造成智库研究局限于学术视角,缺乏对政策和市场动向的洞察力,智库成果应用率低等问题。

  高校智库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中涉及交叉学科的占比少,文科类背景的占比高,专业领域的分布较为失衡。而在研究领域调查中,对交叉学科的关注度不够,研究人员大多专注于同一学科领域问题的研究,交叉学科研究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政策敏锐度和实践能力需要加强。我国高校智库研究主要以间接性的文件资料为主要选题来源,缺乏直接性的访谈和体验渠道,这容易导致智库成果缺乏建设性及实践性。此外,智库成果产出较少应用于国家级规划、国家标准及省级地方政策法规,而多以决策咨询报告的形式存在,影响相对较弱,制约了智库人才发展。高校的教授、学者往往没有行政职务,在参与公共机构的相关决策时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人才“流通”不畅。目前,国内的高校智库限于编制等因素招收的新人数量有限。政府、企业、智库人员流动存在传统惯习屏障,其他机构进入智库以及智库之间的人员交流也不是特别顺畅。

  高校智库从表面上看门类众多,实际组织形式脱胎于传统高校的“体制”,依托兄弟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为辅。由此而生的智库往往在研究内容、方式、资金来源、咨政渠道等方面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特色。智库研究人员多为高校、研究所的教授、学者,在目标导向、管理体制方面囿于行政化思维惯性,大部分体制内智库实行科层制管理模式,对突发、应急事件响应速度较慢,从而无法达到及时咨政的效果。研究形式化、片面化、单一化现象严重,同质化的研究项目“扎堆”出现,导致研究内容“泡沫化”,造成智库资源低效。

  一些高校智库的研究人员对智库功能理解存在偏差,片面认为智库是为“决策者”服务,而不是为“决策”服务。出现预设结论、迎合“上级”偏好的成果输出,甚至出现所谓的“情报政治化”现象。一些研究主题多来源于政府已发布的文件、网络平台等公共性资源的热点事件。当出现某一热点研究内容时,各级各类高校智库常常一哄而起、扎堆研究,出现大量同质化的咨政内参,甚至对咨政决策产生误导。在研究范式方面有“经院化”特点。一些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普遍较为严格地遵循“学术研究”路径,不懂网、不用网,没有深入基层调研,没有走好群众路线,很难从具体政策实践或执行方面拿出很好的政策建议,关起门来“出点子”。很多高校智库还停留在简单的综合信息的整合评价,或是把现有的学术论文“改装”成政策研究,深度性、咨政性和前瞻性有待提高。

  高校智库要把握自身特色,发挥校本化优势,精准有效地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一是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多学科融合。协同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优势,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将多学科智库的专业要素“汇聚一堂”,优势互补、全面合作,避免高校智库的“单向性、零散性”,更加全面地服务于决策需要。二是发挥学生优势,动员学生力量。利用高校丰富的学生资源,借助暑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校园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做好社情民意的抓取、采编,获得一手研究素材。同时,也要以智库的研究成果为重要新闻源,扩大影响力,为决策部门的政策实施策略做好舆论引导“预热”,当好决策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三是形成“智库矩阵”。发挥社会合力,积极拓展公共传播新路径,组建学校与民间协同、境内与境外协同、传统与现代协同的“智库联合体”,形成跨科学、跨领域、跨机构的协同创新性研究的决策信息服务模式。

  建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人才选拔是关键。要积极吸纳多领域、多学科、多机构、多行业、跨区域的研究人员,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高校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智库人才应在不同岗位上充分流动、盘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智库优势。应建立智库学者在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等之间进行较为畅通流动的机制。让思想者与行动者、学者与官员通过机制实现身份转换,实现学界与政界的互补。高校智库应紧扣智库科研和人才工作特点,打破陈旧评价机制的壁垒,回归实际贡献本位的评价标准,充分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和活力。

  针对高校现有的基础好、成熟度高的研究课题进行“打磨再造”,使其直接转化为有针对性的咨政建议。针对尚待深入研究,处于“中间”状态的选题,可加强智库团队与研究团队的协作,充分挖掘选题的咨政价值,推动研究进展,促进成果落地。对于尚无人研究的选题,组织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设置智库专家应急咨询机制,智库专家需要扮演好政府“贴身”智囊的角色。遇重大舆情或事件,及时调动专家力量,发挥决策咨询作用,在重大事件前进行预判,从源头上疏导和化解风险。应可持续、常态化、有规律地组织智库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研讨、意见征询等,建立多轮评审、盲审反馈机制,对咨政报告进行论证、修改并完善,确保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咨政建议或行政方案,真正为政府重大政策决策提供科学建议。

  一流的现代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海纳百川,吸纳具备不同学科和实践背景的研究者,乃至各国研究者,以实现智库人才国际化、多元化。高校国际合作频繁,国内外交流充分,高校智库除了深耕本土研究外,也是开展公共外交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一是充分开展国际交流。作为“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高校智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论坛、会议、访问学者等方式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中国智库国际传播力。二是设置国际性议题。主动在国际舆论上发声,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叙事,引导舆论走向,在国际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中国话语表达的国际认同。三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利用新媒体手段,与海外高校、国际组织建立密切联系,构建“云上”交流平台。利用好中国留学人员和留居海外的华侨资源,对接国际话语体系,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作者方兰系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转载网址:http://news.cssn.cn/zx/bwyc/202203/t20220306_5397048.s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