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14时,陕西省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2020年年度会议在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举行。来自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康学院、西京学院和西安思源学院等理事单位及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陕西各中心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院长卢山冰致辞

陕西省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丝绸之路研究院近一年的工作成果和亮点,梳理了联盟在“一带一路”智库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发挥的作用。随后,卢山冰院长为新增的7位参会代表颁发陕西省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聘书。

在接下来的会议主题发言环节,与会嘉宾从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智库建设、文化软实力提升予以阐释分析,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各抒己见,并形成了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智库共同体的共识。

部分学者交流观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杜跃平介绍了陕西省经济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应搞活智库,使智库开放化、国际化。

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琪分享了本中心为国家决策、国家外交战略制定提供智力支持的情况。

西安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丝路能源)学院院长董皓介绍本院的留学生教育情况,并指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外学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负责人海江波介绍了本中心在非洲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他表示,科技硬实力是骨架,文化软实力是血肉,两相融合,中非农业合作才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光辉典范。

西安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尚长春介绍了本院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力度、深入开展国际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情况。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李福泉介绍了本所的情况,并指出,将继续走出去,引进来,以深度的历史研究为基础,推动智库转型,服务于国家利益。

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斐介绍了本院及本校在“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

安康学院安康学院富硒茶研究院副院长谢满超报告了本院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土耳其研究中心忻怿博士介绍了本中心的情况,并阐释了中土文明互鉴、融通的问题。

陕西科技大学丝路文化与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梁海鹏博士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物与科技合作。

西安外国语大学波兰中心主任姬文刚介绍了中波地方合作的现状、经验和问题,并就中波人文交流如何促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讲解。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丁博士阐述了“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及中国的对接战略。

西安外国语大学大东北亚研究中心聂宁博士论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研究。

西安思源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鲁芳介绍了高校语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及策略。

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陈珊博士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合作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丁卫介绍了本校智库的建设进展。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表示,陕西智库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滞后,应努力打造智库共同体,为国家和时代贡献陕西智慧,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蔡艳彬在总结发言时再次对与会专家积极参与、支持陕西省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陕西高校智库互学互鉴,齐心协力建设智库联盟,进一步增进了联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陕西省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的影响力。

副院长席会东与参与学者交流发言

副院长蔡艳彬作总结发言

此次会议促进了陕西各高校智库间跨部门、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不同类型智库的互联、互通、互融,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为陕西省“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