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格里拉峰会的结束以及中美高层会谈的展开,南海问题正在降温,有关于中美关系的思考正在逐步回归到理性与务实的基调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虽然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南海摩擦长期存在,但是美方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却可能是此次南海摩擦升级的重要动力。如何看待中国在东南亚的“进取”,如何看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问题。令人忧虑的是,国内也有人热衷于将“一带一路”视为挑战美国的大战略,这种所谓的大战略与大视野与美方的蓄意炒作共同将中国包装成为了一个亟不可待、意图挑战美国、争夺霸权的大国。这两种似乎截然对立的观点,其实都在炒作一个共同的内容,那就是中美之间的对抗不可避免。更夸张的是,一些美国人高喊着“惩罚中国”的同时,一些国内的声音甚至已经更进一步地在讨论“打不打”的问题。坦率而言,这些声音对于中美关系的走向是无足轻重的,中美高层的默契与互信早已形成,但是这些声音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却是极为有害的,这些声音扭转了南海现实的议题,把简单的海域冲突,上升为一种宏大的战略设计。它不仅吓着了东南亚的邻居,而且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大帽子绑架了我们的政府。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声音虽然在“反美”、“抗美”上,很能搏出位,但是却恰恰起到了美方所需要的“制造紧张局势的效果”,实际上是在帮美国人的忙。
南海问题的实质是美国用安全来制衡中国的发展
坦率而言,南海问题上的中美摩擦,是美国人给我们的一带一路挖的大坑。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经济发展要依托中国,国家安全要依赖美国,是一个基本的现实。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是在发展与安全的两轨上搞平衡。安全问题不突出了,这些国家就往中国这边挪两步;安全问题严峻了,这些国家就往美国这边挪两步。由于舞步的节奏,主要取决于安全形势的变化,谁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调整安全形势的紧或松,谁就能够让东南亚国家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起舞。也正因为此,虽然我们搞海上丝绸之路的决心很大,投入很大,但是东南亚的主动权仍然在美国一方。
认清了这个现实,我们就应该知道,一些东南亚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是以其安全被美国保障为基础的。“一带一路”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其关键之处在于填补了美国的空白,而非挑战美国的势力。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东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提升,走向“五通”的“一带一路”必然能够从经济基础上改变目前东南亚的上层建筑,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甚至需要两代或三代人的努力。在目前这个阶段,“一带一路”还不足以挑战美国,甚至其进展还有赖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反对、不添乱”。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恰恰不应是随着美国的节奏来升高调门,这实际上帮美国人的忙。东南亚的气氛越紧张,东南亚国家就会越靠拢美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与东南亚是巨人与鸽子的关系。你撒点面包屑,它会靠近你,你稍微做点动作,它就会吓跑,而且很难再回来。
南海问题应对核心利益做更清晰的界定
坦率而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防御性质的,从某意义上而言,我们的底线是不允许一些东南亚国家进一步侵吞、蚕食南海岛礁。中国在南海建岛的实质是以改变部分岛礁的物理现状的方式,来维持现状。事实上,这才是我们所维护的核心利益。问题在于,我们的一些部门、专家、学者更爱用模糊的表述来含糊我们的核心利益,加之我们习惯使用的浪漫主义的激情表述,这让南海问题上的核心利益在很多时候被过分放大了。在这种放大的语境下,“维护南海主权”的誓言很容易被引申为要对被占领岛礁采取进取态势,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充满弹性的空间则被忽视或淡化了。
目前,我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南海问题事实上的国际化,多个国家瓜分岛礁的态势已经形成。我们既不能承认,也不能武装收复,说不清、打不得,实际上处于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南海造岛与其说是收复被占岛礁的进取之举,不如说是为了避免中国被挤出南海的无奈之举。一些研究者看不到这些真实的现状,却热衷于从大战略上去把战术上的防守动作赋予了战略上的进攻意义,不仅偏离了事实,无助于争取同情与理解,而且激化了不必要的对抗与紧张。南海一共有多少个岛礁,中国实际控制了多少个,东南亚的国家控制了多少个,这是摆在这里的事实,我们一些学者还幻想着掌控南海,扼住日韩的咽喉,甚至进一步威胁澳大利亚,在很多时候这已经不是搞学术,而像是在玩“帝国时代”之类的网络游戏了。在南海问题上,真正理性的态度,是慎用“核心利益”这样的刚性词汇。南海牵涉的问题很多、很复杂,不是所有问题都是核心利益,有许多利益本是可以交换、让步的,对于南海问题各方都是如此,这里面仍然存在共赢的空间。把南海问题“核心利益化”,其实是把南海问题变成了“零和博弈”,且不说南海这边争不争的赢,能不能其他岛礁占领国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就是“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推进恐怕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举个最简答的例子来说,“九段线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恐怕就是一个急需说明、澄清的问题。为什么从十一段线变成了九段线?九段线的性质是什么?九段线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底是什么关系?九段线下其他国家有什么权利?在这些问题不说清楚的情况下,把南海诸多问题笼而统之地以“核心利益”概括,实际上是压缩了自己的谈判空间。什么是“核心利益”,就是极为重要,完全不能让步的利益,就是为之可以流血牺牲、决不妥协的利益。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其实并不多,台湾不能独立是核心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核心利益、民族团结是核心利益、改革开放是核心利益,但是南海的九段线是不是核心利益,却是未必没有争议的。如果今天的南海岛礁问题被上升为了核心利益,那么很容易带来两个追问,一个是中方曾经将北部湾的白龙岛割让给了越南,这是中国南海岛礁问题的开始,这个历史责任要怎么算?另一个是,中国在建国以后若干次的边界勘定中,对蒙古、朝鲜、缅甸都做出过相当大的领土让步,这是不是在让渡核心利益?中国人有自己的政治智慧,它在很多时候超越了西方文明狭隘民族主义的想象空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莫不如此。在很多时候,只有知道了国家真正的大局是什么,才能更明智的去界定核心利益。
南海摩擦折射的是“一带一路”上的大国关系
中国社会有一种很不正常的风气,那就是一些人言必谈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但是骨子里却透着对霸权的兴趣,言必谈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可是关起门来自己人说话,却一副殖民主义者的腔调。有的专家谈孔孟之道,居然能够说出“孔孟之道就是干你前和你说一声”,下面居然还掌声、笑声一片。网上涉及国际问题的小文章,最火的居然是“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这种现象不仅让人悲哀,更应让人警惕。它说明,我们社会中的一部分人还不具备大国公民的素质,相比于承担与权力相应的责任,他们更愿意扮演狡诈、强力的流氓,或者说,他们只会以流氓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问题在于,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国家,如果过度强调了“霸者之术”而忽视了“王者之道”,那么它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就很难理顺。大国之间有竞争有博弈,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偶尔耍耍小聪明也未必不可以,但是价值观上的虚无却可能会让这个国家沉溺于阴谋的泥潭而失去阳谋的能力。谈大国关系,我们总是要谈势力范围、谈国际秩序、谈军事、政治与经济,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在今天,对于中国可能更加重要的是,要在文化上、思维上配得上一个世界大国的角色。在南海问题上我们太注重硬实力的碰撞,而忽视了如何运用硬实力本身可能也是一个问题。中国的崛起决不能走普鲁士的老路,这是有关于肌肉发达、战术精妙却在战略上偏执、愚蠢,终致自我毁灭的悲剧。
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战略形势其实非常严峻,战略空间也的确受到严重挤压。向东有日本、向西北有俄罗斯、向东南有美国、向西南有印度,此外还有越南、印尼、乌兹别克斯坦、韩国、新加坡着一些心怀大国情结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大国林立、高度复杂的场域里,实现崛起、谋求权力,纯粹依靠军事或是经济的物质性力量是无法实现的。美国人在后冷战世界里的霸权受损与普京政权的泥潭深陷,都告诉了中国一个道理,那就是单方面地塑造或是挑战世界秩序,都会带来得不偿失的后果。中国要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恐怕必须在价值观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运用人类文明的成果来处理与大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大国之间的竞争控制在尽可能文明的程度上。现在国内的一些鹰派,言必称文明冲突,其实若真按照他们的丛林思维,哪里有文明的冲突,最多只是不文明的冲突。很多人现在觉得中国是世界第二了,迫不及待地要挑战一下世界第一,这其实是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冲动,其结果往往是老大和老二打了个头破血流,最后便宜了后面的老三。中美双方都其实都非常清楚这点。这也是南海问题先激烈后和缓的根本原因,而真正希望中美在南海上冲突的,恐怕也是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中美双方其实是有默契的,美国摩擦摩擦,国防部多拿点预算,民主党多拿点选票。中国则继续建岛,但是一方面岛屿的军事化色彩会减弱,另一方面也会和东盟诸国寻求妥协。大家闹一闹,似乎剑拔弩张,其实分寸都拿捏的很好。从目前来看,南海问题上,一个赢家是中国,因为建岛已经成为事实;一个赢家是美国,因为重返亚太获得了合法性;还有一个赢家是日本,它利用中美的紧张向着正常国家迈进了一大步。真正的输家其实是东盟诸国,因为他们不仅被中、美分化了,而且在南海上也基本丧失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