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主办的“2016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于6月23日在京举行。本届大会主题是“公共关系:变革中前行”,CIPRA副会长、国家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郭晓勇紧扣主题,发表题为《一带一路与公共外交——关于加强人文基础建设的思考》的讲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这一时代巨轮就开始扬帆起航。“一带一路”作为一项沟通多元文明、联结众多国家的倡议,一定要在加强国家外交的同时,高度重视公共外交,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构筑起新的桥梁和纽带。郭晓勇指出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加强人文基础建设,需要着重做好五个结合。
一是宣传政策与解疑释惑相结合
“一带一路”倡议要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沿线国家的重视和响应,中国作为发起国,必须全面阐述这一倡议的意义、方向和目标重点、重大原则、基本精神,使沿线国家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了解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的合作重点,了解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宣介“一带一路”政策,要避免单向生硬的“灌输式”传播模式,要多换位思考,多增强读者意识和受众意识,多用对象国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本来是好事,由于不注意表达方式和口气,结果让人警惕和反感。世界上这方面的教训很多。
宣介“一带一路”要慎用军事色彩浓厚的词汇。一些地方在描述本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时,往往提到“桥头堡”、“排头兵”、“主力军”;在描述取得的进展时,往往使用“初战告捷”、“实现突破”、“大获全胜”等。这些词汇翻译成外文,就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造成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减少不和谐的噪音和杂音。解疑释惑要占领理论制高点,掌握对外话语权,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客观。有的官员和媒体在宣介时过分强调“一带一路”是我们的“战略”、过分强调“输出过剩产能”、“扩大出口”等,这都会带来工作上的被动。
要通过解疑释惑,使相关国家和民众明白“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但机遇是世界的,是大家的。“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一家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协奏。
二是全面行动与精准发力相结合
公共外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出“软实力” 概念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将公共外交划分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日常交流,第二层面则是战略交流,第三层面是情感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形成合力,使作用最大化。
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复杂,文化多样,要认真研究每个国家的特点,针对不同国家和人群,采取不同方式,实现精准发力。
现在讲精准扶贫,精准医疗等等,我以为,在公共外交方面要倡导精准发力。应该说,中国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非洲援建妇幼保健医疗体系,有效降低了当地的婴儿死亡率,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高度赞誉。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在缅甸开展“光明行”活动,组织医疗专家,帮助缅甸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认真总结推广这些有益做法,有针对性地扩展到“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回顾历史与分析现实相结合
大家知道,丝绸之路始于中国汉代,后于19世纪70年代,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它既是东西方经贸交流之路,也是多元文明交流之路。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东西方跨越了种种障碍,缔造了不同文明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范例。
“一带一路”承古惠今,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往来的继承和发展,又在新时代开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合作的巨大空间。我们在深刻分析“一带一路”历史价值的同时,更应该挖掘它的当代价值和文化内涵,传播丝路文化、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国家都十分珍视他当年留下的遗迹,看作是本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国家建立博物馆、纪念馆和其他纪念设施,铭记壮举。2005年,新加坡组织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大型系列活动。海湾、东亚、非洲和东南亚的其他一些国家也陆续发掘出许多相关历史遗迹,并建立了博物馆、纪念场地和设施等。
“一带一路”还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没有被世人广泛知晓,有的珍藏在佛寺庙宇,有的流落大众民间,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的共同文化财富。沿线国家可以认真梳理“一带一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已有资料进行数据化和在线化,形成“一带一路”文化资源数据库,活化“一带一路”珍贵的文化遗产。加强这方面工作,不但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且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四是讲好中国故事与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相结合
过去的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当今的“一带一路”倡导互联互通、文明互鉴,在未来要建立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讲好“一带一路”和中国的故事,能够使“一带一路”的倡议更有情感、更有温度。
讲好中国故事,要重视讲好软性、感性的故事。如,1941年在我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到了中亚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当时他贫病交加,而哈萨克斯坦的音乐人拜尔达莫夫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帮他治病,同时与他交流音乐和文化。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写出了著名的民族解放音乐《满江红》等,并且为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写了交响乐。这是中哈两国人民结下深厚历史友谊的见证。讲好这样的故事,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是“做”好中国的事情。中国人经常说,“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外国人在听中国故事的同时,更会看中国的行动。一个企业、一项工程、一个个人、一件产品,背后都是中国的故事。所以“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注意形象建构,首先把故事“做”好。
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跟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相结合。中国作为这一倡议的发起国,必须增强对沿线国家的了解和双向的交流,注重讲好沿线国家的故事,尤其是讲好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的故事,这样才能赢得沿线国家的情感认同。如,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11月,来自14个国家的丝绸之路协调委员会的代表相聚哈萨克斯坦,共同商讨丝路发展大计。讲好这方面的故事,必然能够获得沿线国家的关注和认同,因为他们也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只要深入挖掘这些“共同”的价值,实现“相通”才有深厚基础,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五是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与利用社交媒体、自媒体和民间舆论场相结合
媒体在加强公共外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议题设置,还是营造舆论氛围,都具有其他方式难以企及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视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增强。在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时,既要主动“搭台唱戏”,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进行集中宣传,也要“借船出海”,通过国家领导人、外交官会谈、演讲以及专家学者在对象国主流媒体上撰文、接受访谈,主动阐释“一带一路”的内涵和意义,消除误读和曲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媒体在推进公共外交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众媒时代已经来临并迅猛发展,信息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正日益融合,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交互性成为当今媒体的显著特点。
此外,加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一定要高度重视语言问题。为纪念中国和阿拉伯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翻译与中阿人文交流”国际研讨会,本月初在我的母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我国高等院校和相关机构以及阿拉伯国家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交流研讨。
大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外语人才尤其是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各国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共计57种,其中既不通用英语、也不通用俄语或阿拉伯语的国家达到24个。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交流,我国的这些小语种人才缺口很大,高水平的小语种人才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来。
习近平主席已允诺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我国要高度重视这个群体,他们未来势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智库和非政府组织是推进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减贫、救助、培训等活动,可以夯实舆论基础,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