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晚七时,我院“研究生活动月”的校外专家报告由李海波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良教授做了题为《“草木成佛说"与佛教的生态观》的线上讲座,丝绸之路研究院博、硕士研究生和文学院、哲学院的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张文良教授经研究不同国家的“草木有情无情”学说,从印度,中国,日本的文献中寻找“草木成佛说”的理论。印度原始佛教对有情和无情做了明确区分,中国情况比较复杂,中国的华严宗、天台宗和禅宗都讨论过草木佛性乃至草木成佛说,但总体来说并不认为无情之物可以发心、修心和修行成佛,但是唐朝天台宗高僧湛然从天台宗的色心不二的实相义和唯心义的立场出发,强调色与心浑然一体的情况下作为客体的草木瓦石在主体获得觉悟的同时也会觉悟,力证非情即有情,草木也有情。

讲座中提到日本安然大师认为“无情”只是人们从世间的执着出发对草木本身的称呼而已,而从本性上讲草木也有情。与此同时安然大师对天台宗“汗栗多心(hrdaya)”作了新的解释,“汗栗多心”应包含一切有情与无情之物,草木之心也应属于“汗栗多心”,因此“草木也可成佛”,这种观点超出了天台宗的传统解释,是传统天台宗思想的发展。日本曹洞宗创始人道元在其代表作《正眼法藏》中,借赵州禅师的“柏树子成佛”的公案而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即柏树子成佛是开悟者才能看到,体验到的境界,不是每个凡夫众生都能看到的境界。

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后,张文良教授开始提出“草木成佛说”在日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授认为日本的“泛灵仰”与“草木成佛说”有直接的关系,在日本人的心中凡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的环境、器物都被认为有灵性的存在,这些存在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与人类主题密切相关的存在,因此“泛灵”与“草木成佛”观念背后的有情无情一体性的哲学是相同的。张教授接着进一步提出现在很火的“共生”理论,认为“自然共生理论”在日本长存,并从日本历史为它寻找到理论依据,日文的“山里”与中国传统内涵稍有不同,其不单是纯粹的地理空间,而是指有人生活,人与山构成的生命共同体。

因此,“草木成佛说”富有佛家积极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的广阔视野不断提醒着世人万物有情有灵,佛教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众生万物与人类生活为“共生”的关系中不断深入义理研究为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张教授也通过讲座传递出我们应当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注重生态与环境问题,学会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生态思想理念。

讲座最后,张教授就大家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讨论热烈,大家获得诸多启发,受益匪浅。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