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我院中亚研究中心副教授万翔在研究院会议室展开题为“作为区域研究起点的地理志:以李希霍芬《中国》首卷第六章《天山》为例”的学术报告,奉献了一场以“研究《天山》地理志文本为例讲授民族志研究方法”的精彩讲座。我院曹海滨老师,王蕾老师,赵静老师以及在院学生一起参加了此次讲座。在区域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的背景下,西方传统地志学因其与亚洲内陆地区的不解之缘而重新受到关注。讲座开宗明义提出了两个问题:李希霍芬的学术传承问题以及地理志文本的研究方法问题。在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万翔副教授首先提出了我们回到文本研究的原因。由于我们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到当时的话语本身,因此“舍本逐末”回到文本是我们无奈也是必然的选择。


讲座现场

报告所展示的文本细读方法是对《天山》一卷48个段落进行划分,总共分为三大部分。前7段讲述了亚洲山岳构造综述,第8到13段描写了亚洲山岳细节观察,最后将《天山》作分区研究,由天山总体特征(自然段14-17)、卡拉套山系(自然段18-36)、狭义的天山山系(自然段37-42)、总结及余论(自然段43-48)组合而成。

在前两个部分,万翔副教授介绍了李希霍芬的早年经历以及当时地理研究的背景。紧接着,以“对前辈学者的继承和超越”为题,他讲述了李希霍芬在当时的背景下用“隐喻”的方法将洪堡作为重点批判对象,并且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帮助参加讲座的师生理解其中隐喻“示玛”及“肢体”所指。李希霍芬对洪堡的研究最主要的两个修正则是超越了洪堡体系中想象的经向联系各个纬向山脉的Bolor-tagh以及证实了各大山脉走向为弧形特征,并非纬向特征。

 

万翔副教授介绍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成果

在随后的分区研究中,李希霍芬利用几何学方法描述天山的特征:向西呈锐角状放射,呈等长延伸的轴线扇形展开。除此之外,李希霍芬还研究了卡拉套山系的山脉与其文化,分别描述了塔尔巴哈台山,塔尔奇岭,吉尔吉斯阿拉套,卡拉套山脉及其外的平原,努拉套山脉及其内的地貌。其中有一段以多重对比方法指出了卡拉套山系的文化虽然发展到了更高的程度,出现了有组织而强大的国家,但却由于支离破碎的可耕种/文化土壤,很少合并成更大的单位,因此并未像入洋大河流域上的帝国那样扮演重要政治角色。

报告最后的总结指向最开始的答案,首先回答李希霍芬的传承问题:从李希霍芬在《天山》中的文字看他的传承关系,即用“示玛”表达对洪堡体系统治学界的不满和批判,用“肢体”隐喻表示对斯特拉波-李特尔地理志思想的继承,以及抒情表达对施托利茨卡的惋惜。

报告还提出要从区域性研究角度、全球性问题研究角度、学术史研究角度综合分析地理志文本的研究方法。在学科关系中,应熟悉如地理学“中亚”、“内亚”等定义的区域地理学方法;在语言学文献学中要以研究者层面为基础,特别是文本处理能力;在历史学考古学方法中要研究对象事实层面的基础;要以研究情境解读的基础研究民族学人类学方法。在讨论环节,万翔副教授同到场的赵静老师以及王蕾老师等分别就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