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由三原县党组织和渭北党组织在西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它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渭河以北,以三原县的武字区、心字区为中心区域,包括三原、富平、耀县、泾阳和淳化五县交界处和高陵县、蒲城县、白水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以及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创造了发展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不仅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早在1926年,被誉为“北方的澎拜”、“农民运动大王”的共产党员乔国桢从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届毕业回陕西三原武字区,和共产党员唐玉怀等人一起,组织宣传活动,从村到区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成立了渭北第一个农村中共支部—大寨支部以及农民自卫队,为后来建立的渭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30年5月,陕西省委发动的渭北游击战争存在20天便失败了,接下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被摧毁,革命群众遭到镇压,整个革命形势遭遇了急剧的恶化,
后来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以及1931年的天灾,党的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革命的形势出现转机。在此形势之下,陕西省委对开展农村斗争特别是渭北地区的斗争十分的重视,经过多次研究,最终接连发布《接受中央来信与陕西目前中心工作决议案》、《秋收斗争决议案》、《关于目前陕西党的中心工作的决议》等文件,要求必须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加强革命兵变的工作。
在此背景下,1931年5月,中共武字区委员会恢复。后1932年9月中旬,陕甘游击队在韩城失败后被打散的第三支队特务队,在习仲勋的领导下进入武字区改编为武字后区游击队,陈国玺任队长、习仲勋任政治指导员。后中共渭北特委正式成立,李杰夫任书记,特委的机关设在武字区,同时成立了共青团渭北特委,程建文任书记,习仲勋等人任委员。
9月份之后,陕西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民党地方当局组织了渭北各县大量的民团由南向北进攻,陕甘游击队一队由杨森率领来到武字区会同渭北游击队抗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建立起以三原武字区、心字区为中心的渭北革命根据地,人口4万多,控制了包括富平、耀县、泾阳、淳化、高陵、蒲城、白水等县总面积约750平方公里的地区。此后杨森即率队北返,而渭北游击队也转到了照金地区。11月,敌人向武字区发动疯狂的进攻,并攻破了武字区,一个月的时间里,武字区被洗劫了6次,革命成果消失殆尽,渭北游击队战争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后来只有渭北游击大队于事前转到外线保存了下来,之后加入了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游击队中。
习仲勋是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多年之后,他对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其历史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回忆在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岁月》一文中,习仲勋写道:“渭北苏区的开辟为红二十六军的创建,为照金和南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培养了干部,输送了力量。”“渭北苏区的斗争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为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