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立。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但沿途被蒋介石围追堵截,红军到达陕北后,仅剩3万人,而且军队干部也损失颇大。为培养补充抗日军政干部,提高红军自身的战略技术水平,1936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安定县瓦窑堡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并举行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往陕西延安。学校成立时,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罗瑞卿任教育长,刘亚楼任训练部长,杨至成任校务部长。抗大的学员以部队中的红军干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为主。学校坚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内容,培养抗日干部。1939年,抗大总校迁往晋冀豫边区,并在各主要根据地先后创办12所分校。1943年,总校迁回陕西绥德。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结束。学校开办期间,共培养十多万名抗日干部。罗荣桓、杨成武、苏振华、谭政、耿飚等红军高级将领是其中的学员,该校被誉为“将帅的摇篮”。

毛泽东历来重视创办革命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创办红大是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形势作出的决定,党中央对抗大倾注了大量心血,指引着它创建、发展,使其成为名扬天下的窑洞大学背包大学毛泽东曾在开学典礼上鼓励大家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对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对于我军的成长和发展,都起到重大作用。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丝路文化